津门四月,春意正浓。风拂过古文化街的飞檐翘角,沿街幌子随风摇曳生姿。糖炒栗子的焦香裹挟着泥人张彩塑的古朴韵味扑面而来。行至此处,我的脚步突然顿住——眼前这鲜活的市井烟火,恰似一把钥匙,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将我拉回2018年那个满溢温情的九月。
彼时,我与九位同窗于天津重逢。其中一位同学,如今已是南开大学人事部长,亦是此次相聚的东道主。她与身为日语学院院长的丈夫,早早便在天津站翘首以盼。再度相见,时光仿佛在此刻静止,熟悉的笑容、温暖的拥抱,让这座原本陌生的城市,顷刻间变得如故乡般亲切。
踏入南开校园,院长化身为最贴心的向导,全程相伴左右。得知我曾错过游览校园,他不仅毫无厌烦之色,反而兴致盎然地再次引领我们漫步于绿树成荫的小径。一路上,他妙语连珠,讲述着校园里的奇闻趣事;驻足于古朴的教学楼前,又细细诉说着砖瓦间沉淀的悠悠历史,让我们深切领略到南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以渊博的学识、生动的讲解,带我们沉浸在日语学习的奇妙天地中。为了让我不留遗憾,同学们也一路相伴,重游每一处景点。尤其在日语学院门前,院长特意整理衣襟,面带笑意,与我们每位同学一一单独合影。快门轻响,阳光正好,将我们的笑容定格成永恒的美好。
那两日,我留宿在东道主同学家中。同学与院长的热忱款待,令我感动不已,难以言表。我在班群中打趣道:“我住的是‘总统套房’,享受的是最高礼遇。”而其余同学则下榻酒店。白天,我们一同穿梭于天津的大街小巷。古文化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五大道别具一格的异国风情、傍晚海河河畔绚烂的落日余晖,处处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尝遍了狗不理包子、熟梨糕等地道美食,院长还带我们品尝精致的日本料理。用餐时,他以专业的视角介绍菜品,让普通的一餐,也化作了生动的文化课堂。
临行前,同学夫妇早早备好了天津麻花,亲手为我们每人送上一盒。油亮酥脆的麻花裹着浓郁的芝麻香,承载着他们沉甸甸的牵挂。站在天津站的月台上,手捧这份饱含情谊的伴手礼,望着他们挥手告别的身影,我深知,这座城市早已因他们的情谊,化作我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如今,再次漫步于天津街头,古文化街依旧人潮熙攘,海河波光依旧粼粼闪烁。走在曾经与同学们并肩同行的街道上,朝着南开大学的方向远眺,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相聚的美好时光,那些无微不至的关怀,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四月的天津,不仅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更是承载着同窗情谊与温暖回忆的港湾。我满心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能与同学们重聚津门,重温这份如春日暖阳般的美好。
雷 靂:润物暖心、丽语诗行、品虹等,朗诵联盟专员,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家联盟会员。酷爱文学,喜欢写作,也曾有几篇诗歌散文在报刊杂志发表。1993年本专业论文获中国电子行业优秀论文奖(高级职称)2013年《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论文获网络征文优秀个人奖,现已退休,拣起写作,迷上诵读。徜徉文字之美照亮心灵,畅享声音之魅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