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爬上窗棂时,兰姨已拄着拐杖站在阳台上。她八十九岁了,党龄比我的年令还长。楼下广场上,那面她亲手参与升起的党旗正在晨风中舒展,像极了当年在纺织厂当团支部书记时,车间里飘扬的那面红旗。
"兰姨,您慢着点。"社区的小高书记赶忙上前搀扶。兰姨却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用红布包着的党徽别在胸前。那枚1959年颁发的党徽边缘已经磨得发亮,却依然闪耀如新。
记得去年七一,兰姨在社区讲党课时突然掏出一本发黄的笔记本。那是她1965年参加"四清"运动时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写着"共产党员就要像钉子,组织钉在哪就在哪扎根"。台下玩手机的年轻人突然安静了,有个姑娘悄悄抹了抹眼角。
吃过午饭,社区的年轻党员来给兰姨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她颤巍巍地打开老相册,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1978年我们车间党小组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照片里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眼睛亮得像星星。
夜风送来栀子花香时,兰姨正在给重孙女讲"半条被子"的故事。孩子突然举起手机:"太奶奶,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叔叔说这是送给党的生日礼物!"兰姨望着窗外的星空,想起1957年那个夜晚,她和工友们挤在厂区广场,仰头寻找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这个七月,兰姨把纪念章和党徽并排放在床头。月光下,新老两枚徽章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一个跨越世纪的承诺——那颗在纺织女工心中点燃的火种,如今已化作满天星辰。
雷 靂:润物暖心、丽语诗行、品虹等,中国朗诵联盟专员,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联盟会员。酷爱文学,喜欢写作,退休前也曾有几篇诗歌散文在报刊杂志发表。1993年本专业论文获中国电子行业优秀论文奖(高级职称)2013年《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论文获网络征文优秀个人奖,退休后拣起写作,迷上诵读。有上千篇诗文在各大平台发表诵读也多次获朗诵平台优秀奖三等奖等。徜徉文字之美照亮心灵,畅享声音之魅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