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烟水照晴岚 作者:连清霖

连清霖
2025-03-12
来源:作家联盟

【摄影图】竹林_副本.jpg


当《烟雨江南》的悠扬旋律如丝般在耳畔萦绕,一幅如梦似幻的江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江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恰似一颗温润明珠,于岁月长河的悠悠波影中熠熠生辉,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无尽的诗意风情,宛如一首传唱千古的诗篇,每一个字符都写满故事。

踏入江南,仿若步入一幅用诗意笔触晕染的水墨长卷。连绵青山,宛如画家以淡墨精心皴染的起伏峰峦,于云雾的缥缈缭绕间若隐若现,恰似那“山色空蒙雨亦奇”所描绘的朦胧景致。山脚下,一湾澄澈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宝镜,将岸边依依垂柳的婀娜、古朴石桥的沧桑、粉墙黛瓦屋舍的典雅尽皆倒映其中。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水中的倒影随之摇曳生姿,恰似一幅灵动的水墨丹青,每一笔都晕染着自然的妙趣。

沿着湖边信步,古老石桥横跨水面,宛如一条岁月的纽带。桥栏上的精美花纹,虽历经风雨侵蚀而略显斑驳,却恰似岁月镌刻的勋章,更添古朴厚重的韵味。站在桥上极目远眺,远处金黄的油菜花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金色的海浪翻涌,与天边绚丽的晚霞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图。穿梭在油菜花田间的农舍,升起袅袅炊烟,那淡淡的烟火气息,为这如诗的画面增添了浓郁的人间温情。

江南的建筑,无疑是水墨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巷之中,墙壁被雨水冲刷得斑驳陆离,却依旧保留着那份古朴典雅的气质,宛如一位位历经沧桑的雅士,虽历经岁月,却风采依旧。屋顶的黛瓦层层叠叠,如鱼鳞般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柔和光芒,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走进这些民居,庭院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几竿翠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宛如在低声吟诵着岁月的诗篇。窗棂上的雕花精美绝伦,透过雕花窗户,屋内古朴的家具和墙上悬挂的字画映入眼帘,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时光在这里停驻,沉淀出历史的醇厚韵味。

江南的雨,是天空洒下的万千情丝,是大地奏响的乐章,是时光编织的幽梦。它不像北方的雨那般豪爽奔放,而是如丝如缕、淅淅沥沥地飘落,那雨丝细若牛毛,密似繁星,仿佛要把整个江南温柔地包裹在它的怀抱里,让整个世界都蒙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如梦如幻。

细雨飘落时,漫步于江南的小巷,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洁净光亮,泛出清冷而迷人的光泽。雨滴打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韵律。细雨如丝,洒落在那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上,这独具江南特色的建筑,在烟雨中更显古朴庄重,仿佛能看到往昔岁月里,身着旗袍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袅袅婷婷地走过这雨中的街巷,吴侬软语在耳边轻轻回荡,诉说着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

雨幕中,古老石桥上那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栏,雨滴顺着凹槽缓缓滑落,似在喃喃诉说着往昔的点点滴滴。桥边的青苔,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翠绿,那星星点点的水珠,宛如一颗颗细碎的宝石镶嵌其上,闪耀着生命的光芒。小巷两旁的墙壁爬满绿色藤蔓,雨滴顺着叶片滑落,形成串串晶莹水珠,宛如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一地诗意。偶尔,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从墙角探出头来,在雨中轻轻摇曳,花瓣上挂着的雨滴,恰似它伤心的泪水,惹人怜惜,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这如烟如雾的细雨中,心中的烦恼也渐渐被雨水洗净,仿佛所有的喧嚣与纷扰都被隔绝在外,看着眼前朦胧的水乡景色,只觉内心无比宁静,仿佛时间都为这江南烟雨而停留,让人沉醉在这一方宁静的天地里,领悟着生活的真谛。

撑着油纸伞走过小桥,桥下的河水在细雨的滋润下愈发碧绿,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雨滴落入河中,溅起小小的水花,泛起圈圈涟漪,缓缓向四周扩散,仿佛是大自然在水面上绘制的神秘图腾。河面上,一艘艘乌篷船缓缓驶过,船头劈开平静的水面,留下长长的水痕,宛如岁月的印记。船娘站在船头,熟练地划动船桨,那清脆的桨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独特的江南小曲,每一个旋律都流淌着江南的韵味。坐在乌篷船里,听着雨声,看着两岸风景如诗如画般缓缓掠过,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仿若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感受着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远处的山峦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墨渲染的山水画,每一笔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神韵。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被雨水洗刷后愈发翠绿欲滴,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郁的色彩描绘的生命画卷。云雾缭绕在山间,如一条白色的丝带,将山峦装点得更加神秘而美丽,宛如仙境一般。此时,若登上山顶俯瞰,烟雨中的城镇、田野、河流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纷扰,内心也格外宁静,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领悟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生命的渺小而伟大。

江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水,是江南的灵魂所在,孕育了江南别具一格的水乡风情。纵横交错的河道,如江南的脉络,流淌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每一滴水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沿着河道前行,便能看到一座座古朴的水乡古镇,静静坐落在水畔,宛如历经沧桑的老人,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块石板、每一座小桥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古镇里,清澈的河水穿镇而过,河两岸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宛如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河面上,金色的光芒与碧绿的河水相互交融,美得令人陶醉,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绘制的杰作。古镇渐渐苏醒,河边码头上传来妇女们洗衣的捣衣声,那清脆的声音在河道中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了生活的乐章。

沿着河岸漫步,形态各异的小桥横跨河道,连接着两岸的人家,宛如岁月的桥梁。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河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仿佛在与人们分享它们的快乐。桥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传递着江南的柔情。

水乡的集市,是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清晨,集市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摆满了新鲜的蔬菜水果、特色的手工艺品以及美味的小吃,仿佛是生活的宝藏库。人们穿梭其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奏响了生活的交响曲。在这里,能品尝到软糯可口的粽子、鲜香味美的蟹黄包、香甜细腻的桂花糕等,每一口都充满了江南独特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是生活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夜幕降临,水乡古镇展现出另一番迷人景象。河两岸的灯笼纷纷亮起,红色的灯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摇曳,宛如点点繁星落入人间,将古镇装点得如梦如幻。此时,乘坐一艘乌篷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听着船桨划水的声音,看着两岸灯光与夜色交织,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让人沉醉其中,难以忘怀。偶尔,岸边传来悠扬的丝竹声,婉转的曲调在夜空中飘荡,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仿佛是大自然为人们演奏的夜曲,让人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江南的烟雨,早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人们心中割舍不下的情结,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眷恋的寄托。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倾倒,留下诸多动人诗篇。这些诗篇融入江南的每一寸土地,化作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朦胧意境,赋予古老寺庙历经岁月后的沧桑与神秘,让人在烟雨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沉;成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惬意时光,让人在江南的春天里,伴着碧绿江水与淅沥雨声,悠然入梦,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对于生活在江南的人们来说,烟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到雨季,孩子们在雨中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银铃般在雨中回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大人们则坐在窗前,静静看着雨景,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珍珠般在心中串联起来,温暖着心灵。烟雨,承载着他们的童年回忆、亲情友情,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是他们生活的底色,是情感的纽带。而对于远离江南的游子而言,江南的烟雨是心中的一抹乡愁。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江南的思念从未消减,每当忆起,心中便满是温暖与感动,仿佛瞬间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那片被烟雨笼罩的土地,是他们心灵的归宿,是永远的精神寄托。

古诗词,宛如一扇通往江南烟雨世界的窗,透过它,我们能穿越时空的隧道,领略千百年前江南的独特风情。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媚,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仿佛能看到江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热烈,江水在春天里流淌的生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将江南春天细雨微风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若身临其境,感受那份细雨沾衣的轻柔、微风拂面的惬意;“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的静谧,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让在喧嚣尘世中的人们找到心灵的宁静角落,仿佛能闻到夜合花的芬芳,听到微雨的轻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细腻,把飞花与梦境、丝雨与忧愁巧妙相连,勾勒出江南烟雨中那朦胧而复杂的情感,让人在烟雨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生命的细腻与丰富。江南的烟雨里,流淌着文学、艺术和历史的高级气息,每一滴雨都蕴含着文化的韵味,每一缕烟都飘荡着艺术的灵魂,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一江烟水照晴岚,照出江南的千古风情,照进人们的心灵深处。江南,这片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土地,在水墨画卷、烟雨蒙蒙、水乡风情、烟雨情结以及古诗词的交织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江南的烟雨都将永远流淌在人们心中,成为永恒的眷恋与向往。在这片诗意的土地上,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每一滴雨都饱含着情感,每一句诗都诉说着传奇,它教会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宁静,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在岁月的流转中坚守初心,品味那份静谧与诗意,感受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


连清霖:福建仙游人,高级教师,福建省仙游县作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作家联盟会员。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描绘多彩生活画卷,曾在期刊、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发表数十篇作品。

阅读15414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