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天幕城 作者:海文

海文
2023-07-23
来源:作家联盟

ca8907c05fb384397f9bf410c37e216a.jpeg


昌乐路文化街是文化部首条以街命名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3A级商贸旅游景区。

文化街始建于1994年,最初由一些简陋的临时房和破旧厂房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街,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昌乐路文化街以昌乐路为中心,东至利津路,西至华阳路,在这条600余米长的街道两侧,主要有文化市场,交运文化新天地,各种经营业户500余家。主要经营音像图书,古玩字画,钱币邮票工艺品等。

漫步青岛的文化街恍惚间走在历史的迷宫里,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记忆,昌乐路文化市场上演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沉浮故事,有欢笑也有泪水。有人在这里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一塌糊涂,更多的是受益了淘书人。

淘书花不了大钱,用几角钱几元钱在这里往往会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和资料,抱回家一堆知识这是天底下最实惠的交易。一本沉睡的旧书被激活了生命,让它的价值再次延续,丰富了自己的个人所好。

作家董桥先生说,“爱书爱纸的人,等于迷恋天上的月亮”,文字就是天空中的一轮满月。

清代张潮先生在<幽梦影>中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

文化街开业初期,当时不少名人书画家的作品没有体现真实的价值,往往一幅字画几十元就可轻易买到。后来这些书画在市场上的价格翻几十倍的增长,让捡漏积攒书画的人发了财。

文化艺术品市场不同于超市,但是那几年反常的很,市场火爆的行情,客流量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每逢周六周日上午,这条街便热闹起来,许多人在昌乐路上摆地摊,古旧书籍,真假难辨的古董,老式物件,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市场里面摊位密集,喧嚣熙攘的场景同北京的老潘家园可有一比,当时火爆的青岛赌石现场曾是这条街上的一大亮点,是国内石友淘石的首选。

每天一大早排队来买石头的顾客蜂拥而至,不管是本市还是外地的,大都是熟人介绍来的,而且多是行家里手。

奇石有一种魔性,质,纹,色,形,韵,五大艺术的魅力中,总有一点可以让你找到与它的共性。

奇石的收藏重在过程,在淘的过程中有很多乐趣,赏玩认识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收获的审美愉悦和境界提升,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昌乐路文化市场的买卖,体现了山东人的热情厚道,不欺不骗,许多贵重商品成交的价格在北京购买,连想都不要想。

每到年末市场各个摊位摆满了挂历,福字,喜庆的对联和印刷品,打折的新书,红红火火的批发或零售,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现在文化市场石友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丰富,信息不对称逐步弱化,让那股赌石的热情渐渐的消退,如今玉石的生意90%以上转向了翡翠成品玉石经营。

这些年市场风云变幻,有人靠炒卖书画文玩赚下了丰厚的家产,也有人看走眼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文玩市场的水很深,收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先了解历史,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物件。玩家想从事收藏,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儲备,方能站稳脚跟。

昌乐路文化街部分楼座拆迁已列入区政府规划,商户拟搬到改造后的天幕城区继续经营,以求新的发展。

现在文化街的生意今不如昔,前来逛街购物的顾客越来越少,许多紧挨着的商铺锁着门店,冷冷清清地愈发潇条。仍在开店坚守的商户百无聊赖地守着店铺,显然是文化市场的低谷期。

昌乐路文化街自2006年正式开街以来,曾经成为青岛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山东省屈指可数的古旧文化的集散地,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红红火火一铺难求。

近几年来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线下市场行情严重下滑,许多商户开始把目光投向线上经营,导致文化街冷上加霜。一些商家无奈之下选择将手中的商品低价销售,只求少赔,致使有的商品卖出了白菜价。

天幕城建于2007年,是在青岛丝织厂,青岛印染厂,老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形成的特色景区。

天幕城紧临青岛最繁华的台东商贸区,是山东海润集团在市北区政府大力支持下,重点打造的以餐饮为主题的特色休闲区,是青岛乃至山东省唯一的室内步行街。室内面积积高达8900平方米,模仿威尼斯人利用天幕在室内打造的美轮美奂的蓝天白云和璀璨星空。让人在这里逛街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大门进出口的两端一头连着辽宁路,另一头连着啤酒街,加上里面的特色餐饮,文化商铺林立,置顶梦幻一般的天幕场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2009年开业仅仅二年的天幕城迅速升格为国家4A级景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幕城开始走向没落,许多餐饮商铺选择离场,逛城的游客渐渐的稀少。2016年12月青岛天幕城被摘掉了4A景区的牌子,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摘掉4A牌子的景区。

导致天幕城景区没落的主因是没有新的创新,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发展,依循守旧只求眼前利益,致使商户纷纷搬离,成了一座空城,这是青岛景区发展中的一大失误。

天幕城被摘牌的2016年,市北区政府出资2.5亿元回购,以转型的模式开启“创想小镇”的创业社区,让天幕城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

文化街曾是许多收藏爱好者的情结的依托,是无数老青岛人文化精神的乐园,当前市北区高度重视此次整合改造,做好天幕城与青啤路设计思路,充分延续街区风貌,打造特色亮点项目。

从昌乐路搬迁到天幕城,距离近在咫尺,让啤酒街,文化街,天幕城有效连通,让新与旧的风格串联起岛城鲜活的城市气息,点亮文化市场的文化标签,让时间给我们验证。

今年是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的第二年,更新的步伐在加快。随着全市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旅游文化品质提升的加速开展,老城区天幕城,文化街,现代与历史辉映,经典与时尚交织,为老建筑赋予新的灵魂。

让青岛的文化与啤酒元素,山海城湾的形象更加丰满,努力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呈现独特的历史痕迹,打造一座包容多元的天幕城。

天幕城改造用地2.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青啤步行街的重要起始点,対台东西侧的商业引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改造将传统工业元素及青岛建筑风格融汇在一起,将天幕城打造成新型产业聚集地。

城内引入茶文化,文房四宝,红木字画等精品小众的中高端古玩收藏市场,以及文创体验工坊和个人工作室,为市民,游客提供特色餐厅,住宿,便利店,亲子互动场所的衍生业态。

北区为文化产业聚集地,项目改造预计六月底完成。南区为产业配套及产业展销区,预计九月底完成改造。

青岛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圣地,这里不仅风景名胜古迹多,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将时尚,文化元素融汇进去,才能真正实现醉美天幕城永不落幕的盛会,为游逛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得以放慢脚步,深度品味这座城市。


海 文:郑文彪,青岛市武术文艺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作家联盟会员。

阅读7409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